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喜报!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李远友教授荣获大北农科技奖!

       2025年4月19日,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据悉,本届大北农科技奖共收到680项申报成果,经过200余位院士及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73项成果脱颖而出。水产领域有2项成果获奖,其中,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李远友教授主持完成的“鱼类必需脂肪酸精准营养研究”成果荣获二等奖。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是鱼类的必需脂肪酸 (EFA), 鱼油是LC-PUFA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的饲料脂肪源。鱼油资源短缺、价格昂贵,且我国70%依赖进口,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缓解此“卡脖子”问题,该成果围绕“如何提高鱼体的内源性LC-PUFA合成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鱼油的依赖”目标,对鱼类的LC-PUFA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EFA需求特性及脂肪酸精准等理论和应用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取得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有:①首次发现海水鱼具有LC-PUFA合成能力、脊椎动物中存在Δ4 Fads2及DHA合成的“Δ4途径”,其EFA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突破业界关于“海水鱼EFA为LC-PUFA”的固有认知,开启鱼类EFA需求研究新篇章,丰富鱼类和脊椎动物LC-PUFA合成途径及理论。②阐明鱼类LC-PUFA合成代谢调控机制,发现2种转录水平、5种转录后水平及2条细胞信号途径的调控机制;揭示肉食性海水鱼类LC-PUFA合成能力缺乏或低下的分子机理;为研发提高鱼体LC-PUFA合成能力的方法及海水鱼新品种/品系奠定基础。③弄清黄斑蓝子鱼、卵形鲳鲹、石斑鱼、罗非鱼、金鼓鱼、花尾胡椒鲷的EFA需求特性,建立基于EFA需求的脂肪酸精准营养理论和技术,有效提高鱼油和其它油脂的科学利用水平。基于罗非鱼EFA需求的复合油可显著提高生长速度、肌肉品质及抗逆能力并获国家发明专利;卵形鲳鲹复合油可使饲料的鱼油和鱼粉用量分别降低30%~60%和40%~80%,养殖成本降低20%左右,氮磷排放量较冰鲜鱼投喂降低60%以上。复合油的推广应用已产生显著的经济、环境及生态效益。

1. 鱼类必需脂肪酸合成途径

       图中,红色字体的LC-PUFA合成关键酶为本成果的新发现;其中,∆4 Fads2及“∆4途径”(红色箭头线)为脊椎动物中首次报道(PNAS, 2010, 107: 16840-16845);Elovl8b和∆6∆5 Fads2分别为鱼类和海水鱼中首次报道。

2. 项目研发的卵形鲳鲹复合油、脂肪粉产品及高效环保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