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紫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海洋学院分论坛公告
为做好第四届“紫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学院分论坛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召开时间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海洋学院分论坛召开时间定在2024年12月27日14:30-16:30。
二、召开地点
第一教学大楼214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一)海内外青年学者(5人)
乔存存、陈国贵、王媛、李肖阳、陈露茜
(二)海洋学院党政领导(214室)、海洋学院师生(线上+305室)
四、会议形式、流程
(一)会议形式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
会议名称:海洋学院“紫荆国际青年学者”分论坛
腾讯会议号:291 864 847(可扫描二维码加入会议)
(二)会议流程
北京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14:30-14:40 | 1.介绍出席学院分论坛嘉宾及领导 | 甘 炼 副院长 |
2.海洋学院王俊院长介绍学院情况 | ||
14:40-15:00 | 乔存存博士作报告 | 王 俊 院 长 |
15:00-15:20 | 陈国贵博士作报告 | |
15:20-15:40 | 王 媛博士作报告 | |
15:40-16:00 | 李肖阳博士作报告 | |
16:00-16:20 | 陈露茜博士作报告 | |
16:20-16:30 | 王 俊院长总结 |
五、报告人及内容介绍
1、报告人:乔存存 博士
报告题目:细菌防御岛中的新型抗噬菌体系统:Stl2通过抑制噬菌体编码的同源重组酶提供强大的抗病毒免疫
报告人简介:
乔存存,于默奥大学,任研究科学家。201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师从吕雪峰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蓝细菌基因工程改造。2019年至今在于默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利用冷冻电镜、晶体学技术,结合体内、体外实验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岛的致病机制。所研究工作主要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
报告内容:
细菌配备了多种多样的抗噬菌体防御系统,这些系统广泛分布于所谓的“防御岛”以及在某些噬菌体寄生体中。而某些特定的防御系统则专门针对噬菌体编码的同源重组酶(HRs),尽管这类防御系统的具体抑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案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寄生体SaPI2,尽管它本身并不携带典型的抗噬菌体防御系统,却能够通过其编码的转录抑制因子Stl2提供显著的抗病毒免疫。Stl2特异性地靶向并抑制噬菌体编码的HRs,包括Sak、Redbeta和Sak4,这些HRs分别属于Rad52样和Rad51样超家族。
值得注意的是,Stl2形成独特的二聚体领圈结构,这些二聚体能够进一步聚合成闭合环或丝状结构,模仿其目标HRs的四级结构。Stl2以这种二聚体环状聚合的形式,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体内环境中,都表现出对HRs的有效抑制活性。这一特性代表了进化上的一个显著适应性特征,解释了SaPI2如何能够对抗携带不同种类HRs的噬菌体,展现出强大的抗病毒免疫能力。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抗噬菌体防御机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抗噬菌体策略的理解,也为探索微生物间复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发现强调了细菌与噬菌体之间持续进化竞赛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2、报告人:陈国贵 博士
报告题目: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红树林生物地貌反馈格局及机制
报告人简介:
陈国贵,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滨海湿地和近海生物地貌反馈、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海洋生态修复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3项。近五年已发表28篇论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在地质学顶级期刊Sedimentology,Nature旗下期刊npj Clean Water,环境工程经典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宏观生态学顶刊Ecography,应用生态学顶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保护生物地理学顶刊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海洋科学顶刊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环境生态类经典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中科院2区以上SCI论文11篇(其中4篇中科院1区论文,2篇IF>10)。
报告内容:
海平面上升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正威胁着沿海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安全。红树林作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海洋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因此,在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红树林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中国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在海南,广东和福建典型红树林湿地设置地表高程监测装置(R-SET),监测红树林地表沉积与生物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以期揭开红树林生物地貌反馈格局和机制,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3、报告人:王 媛 博士
报告题目:古菌病毒anti-CRISPR基因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
王媛,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博士五年级学生,指导教师为佘群新教授。研究方向是新型可培养古菌病毒的分离和III-B型CRISPR-Cas 系统的anti-CRISPR蛋白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研究。
报告内容:
古菌病毒anti-CRISPR(简称acr)基因以不同的分子机制拮抗宿主CRISPR-Cas抗病毒系统,从而促进病毒的复制及生长繁殖。本研究以SMV1和STSV2为模式病毒,冰岛硫化叶菌为宿主,建立了Acr质粒文库pAC-pAcr,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体内干涉系统的新型筛选法,用来筛选并鉴定拮抗III型Cmr-α系统干涉活性的Acr。
对其中一组AcrIIIB-Aca操纵子表征结果表明,AcrIIIB3蛋白能够抑制Cmr-α复合物的ssDNase活性;特异性的病毒靶向及抑菌斑滴定实验表明,AcrIIIB3以及Aca蛋白的表达促进了病毒在被靶向情况下的复制和生长繁殖,病毒侵染10h-20h开始,使体外病毒滴度持续提高100倍。基于上述结果暂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假说:AcrIIIB3可能通过结合骨架蛋白Cmr4阻隔crRNA与target 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从而延迟骨架蛋白Cmr4切割target RNA、进而延迟了由Cmr4 crRNA 5’handle识别“非我”后激活的Cmr2蛋白的三种活性,即——HD结构域的ssDNase活性、Palm结构域的cOA 合成活性以及cA4信号分子激活的Csx1等蛋白的ssRNase活性。然而,AcrIIIB3-Aca操纵子的anti-CRISPR功能的分子机制究竟是什么?该Aca在体内表现出的Acr活性如何理解?它是如何影响AcrIIIB3活性的?是如何调控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进一步研究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此外,本研究鉴定到的其他6组AcrIIIB候选蛋白或AcrIIIB-Aca候选操纵子彼此有共同之处,但又有所区别。进一步研究也计划在多物种中,鉴定同样特征的基因,验证假说。
4、报告人:李肖阳 博士
报告题目: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及风险损失评估
报告人简介:
李肖阳,2008年河北农业大学学士,2011年河海大学硕士,2017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环境科学院博士。2017.11-2020.3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北极研究中心博士后。 2020.4-2022.3日本九州大学理学院博士后助理教授。2024.4-至今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种天气模式引起的极端降雨的形成原因发展机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研究,在梅雨期暴雨和冬季爆发性气旋的形成发展机制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以第一和共同作者在 Journal of Hydrology、Atmospheric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Hydrological Processes、Polar Science 等杂志发表文章10余篇。主持日本国家级(JSPS)青年项目一项,参与日本国家级项目三项。
报告内容: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背景下,极端暴雨的发生越来愈频繁,对社会经济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应对和减缓极端暴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危害,极端暴雨的形成发展机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的相关研究,成为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和水文气象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报告基于观测和数值模拟,以灾害性极端暴雨事件(亚热带气旋,梅雨期暴雨,台风,暴风雪等)为对象,介绍近年来在东亚展开不同时间尺度(从小时单位到年度单位)的水文气象方面的研究进展。利用大气-路面-经济耦合模型进行极端天气的预警预报,评估极端天气的灾害损失,为人工控制极端天气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5、报告人:陈露茜 博士
报告题目:淡水浮游生物(水蚤,Daphnia)面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适应机制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
陈露茜,先后在德国鲁尔波鸿大学完成了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学习与研究。现为德国鲁尔波鸿大学动物生态学、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系博士后,合作导师为Dr. Linda C Weiss以及Prof. Ralph Tollrian。主要研究环境对淡水浮游生物(水蚤,Daphnia)的影响。以第一作者在Freshwater Biology,BMC Cell Biology,以及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上发表论文3篇。曾荣获德国动物协会年度最佳海报奖,并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
报告内容:
水蚤(Daphnia)作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浮游生物,在食物链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也在环境变化监测中具有指示性意义。本报告围绕水蚤在生态环境变化中的动态适应机制展开,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向:一是水蚤休眠机制,探讨其如何进入、维持及终止休眠;二是水蚤在不同环境压力下的适应性反应,包括热耐受性、生活史、外形变化以及行为模式的调整。本研究旨在为理解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同时为应对环境变化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