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海洋学院青年教师王珣在国际环境科学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我校海洋学院青年教师王珣讲师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学术论文“Determination of the low Hg accumulation in rabbitfish (Siganus canaliculatus) by various elimination pathways: Simulation by a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0772,影响因子:7.864),该论文揭示了蓝子鱼体内独特的汞排出能力及低汞积累的机理,为人们选择“低汞饮食”水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汞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严重损伤人体神经系统,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引起重大公共卫生关注的10种化学品之一。鱼类对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汞污染严重影响鱼肉及鱼类制品的质量安全,威胁着人类健康。如何筛选低汞积累的鱼类,降低食用鱼肉的汞暴露风险,是亟需解决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蓝子鱼在野生状态下的汞含量极低(2.5-39 ng/g鲜重),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设置的警戒线(500 ng/g鲜重)。近年来,蓝子鱼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量养殖,产量突飞猛进。因此,蓝子鱼可作为“减少汞暴露风险”的重要潜在养殖鱼种!但是,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蓝子鱼体内如此低的汞水平,目前尚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蓝子鱼主要以藻类、海草为食,营养层级较低,降低了汞沿食物链放大的可能性。但是该观点难以解释:为何蓝子鱼体内的汞含量比相似营养级的鱼类还要低?本论文研究者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在综合了大量实验测定数据及模型模拟参数后,发现强大的汞排出能力是导致蓝子鱼体内低汞积累的主要原因,并且不同汞暴露条件下的排出途径也不完全相同:食物相暴露时,肝-胆汁-粪便途径是最主要的排出方式,同时由于肝肠循环的存在,导致食物相汞在鱼体内滞留时间延长,较难排出;水相暴露时,鳃是最主要的汞排泄途径,且滞留时间较短。进一步研究表明,蓝子鱼能根据暴露途径的不同,灵活调节汞的排出方式,从而将汞维持在较低水平。该研究揭示了蓝子鱼降低体内汞积累的独特方式,在深入了解汞在鱼类体内的分布、代谢过程以及鱼类抵御汞胁迫的机制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为我国居民消费蓝子鱼这一既可均衡膳食营养,又可规避汞暴露风险的优质鱼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8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806040)的资助,论文的通讯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王文雄教授。近年来,海洋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以及王文雄教授开展“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粤港联合实验室”培育建设,2019年聘请香港科技大学专家学者作为我校研究生第二导师7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联合申报省部级项目5项,获得立项2项,联合发表SCI论文11篇,双方合作取得了可喜进展。


(文/图:海洋学院,刘文生、王珣)